大学生不想上课怎么办?别放弃,这5个方法帮你走出来

2025-08-09 问鼎新知 全网热搜 阅读 7

“老师讲得太无聊了”“起不来床”“感觉课程没意义”
——越来越多大学生在经历类似的倦怠期。

尤其是大二、大三阶段,逃课、迟到、挂科成了常态,
内心却又焦虑:“这样下去是不是完了?”

其实,大学生不想上课,是普遍现象,但如果一直不调整,可能真的影响你的人生轨迹。

今天这篇文章,就是想跟你说——
👉不想上课的时候,不要自责,而是学会走出来。


大学生不想上课怎么办?别放弃,这5个方法帮你走出来 - 问鼎新知—专业问答社区—海量专家解答平台

一、先承认“倦怠感”,它不是你的错

大学课程节奏慢、内容理论性强,很多专业课脱离实际,
再加上缺乏目标和反馈,让人逐渐失去动力。

📌 这是心理学中的“意义感缺失”,而不是你“不努力”。

你不是懒,你只是找不到“为什么学”。

✅ 正确做法是:

  • 承认当下的疲惫、不想上课是真的

  • 然后试着找到激发你的方法,而不是靠“硬逼自己坐教室”


二、找到你“不想上课”的真实原因

很多同学都觉得自己是“躺平”了,其实背后藏着不同的问题:

情况真实原因
听不懂课程内容课程难度超出基础
觉得没意思缺乏目标,不知道学这干嘛
起不来床作息混乱+自控力弱
越不上课越焦虑拖延+内疚循环

✅ 建议你用10分钟安静下来,写个自我小问卷:
“我为什么不想上这门课?”、“是内容无聊还是情绪低落?”
你会发现:问题并不是“上课”,而是对学习的感受出了偏差。


大学生不想上课怎么办?别放弃,这5个方法帮你走出来 - 问鼎新知—专业问答社区—海量专家解答平台

三、重新“激活”上课的动力来源

如果你对课本内容提不起兴趣,那就换一个方式接触知识:

📌 比如:

  • 上课学不进去,可以看B站讲解、TED演讲、短视频思维导图

  • 学习无感,可以组学习搭子,一起图书馆打卡

  • 设置小奖励机制:连上5次课,就去吃顿好吃的

🔥 学习从来不是非黑即白的事,找对方式,比死扛更重要。


四、尝试“混合式学习”,降低痛苦感

不是每节课你都必须坐满45分钟。
不妨试试“策略性出勤”+“自主式补课”的方法:

✅ 举例:

  • 有些老师点名,那就坐在后排安静听,不逼自己听懂

  • 有些不点名的课,可以选择自学内容(如刷网课、看教材总结)

  • 每周至少保证2-3门课规律出勤,作为节奏锚点

📌混合式学习不代表放弃,而是适应大学自由度的现实应对法。


大学生不想上课怎么办?别放弃,这5个方法帮你走出来 - 问鼎新知—专业问答社区—海量专家解答平台

五、别让“不想上课”变成人生推倒重来

你可能觉得,大学课无聊、考试形式主义、成绩没意义,
于是开始旷课、逃避、甚至挂科、留级、退学。

但请冷静想一想——
📌你的学历、学分、课程成绩,在社会层面依旧是“通行证”。

你可以:

  • 对课本内容不感兴趣,但也要完成基本要求

  • 不热爱专业,但要有底线的责任感去交作业

  • 想转行、想考研、想创业,那更应该完成“跳板”的准备

别因为短期的不想上课,把未来的所有路都堵死。


✅ 给你一张“大学懒癌急救地图”

状况应对策略关键词
起不来课睡前计划+早上拉闺蜜室友拉你外部监督
无动力上课制定目标、课程与未来职业挂钩找意义
越逃课越焦虑先从出勤一门课开始恢复节奏拖延打破点
完全躺平找辅导员/心理咨询介入自救求助



✍️ 写在最后

不想上课,并不可怕。
可怕的是,你明知道这样会把自己困住,
却一边焦虑,一边继续放弃。

📌 大学最大的意义,不是每一节课都听懂,
而是学会自我管理、自我激励、建立节奏感与人生责任感。

你今天选择上了一节课,明天可能就能做一件更难的事。
一步步走出来,才是真的“把自己救出来”。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