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考本科含金量高吗?别听别人说,我考完才明白真相
我第一次听说“自考本科”是在大一,那时候觉得离自己很遥远。真正下决心报名,是在我专科毕业、投了十几份简历都石沉大海之后。
其中有一家公司HR直接跟我说:“我们这岗位最低要本科学历,哪怕是成人的。”
那天我才意识到,学历不一定能决定你的人生,但它能决定你“有没有资格被考虑”。
于是我踏上了自考的路,也开始真正了解“它到底值不值”。
一、什么是自考本科?跟成人高考有啥区别?
先简单解释一下:
自考本科(高等教育自学考试):由国家考试机构主导,完全靠自己学习+通过课程考试,所有考试合格后发毕业证书。
和成人高考不同的是,自考没有入学考试,也没有学制限制,但难度相对更大,因为考试全靠自己啃。
学历写法通常是:“××大学 自考本科”,但文凭上写的是“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”,国家承认,学信网可查。
二、自考本科到底“含金量”高不高?
很多人纠结这个问题,其实你得看“含金量”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。
✅ 国家认可度:✔✔✔✔✔
自考是全国统一考试,由各省考试院组织实施
拿到毕业证的,可以报考公务员、事业编、研究生、教师资格证等
很多企业也接受这个学历,尤其是民企、互联网、传统行业等
✅ 社会认可度:✔✔✔(中等偏上)
有些国企/大型外企在HR筛选简历时,优先考虑统招本科
但如果你有项目经验、实习背景,自考身份并不会被“一票否决”
实际工作中,大多数人更在乎你的能力和结果
✅ 含金量的“核心价值”:靠你自己去赋能
我曾经问一个考研上岸的朋友(他是自考本科考上研究生的):
“你觉得自考含金量高吗?”
他说:“光拿个毕业证当然没什么含金量,但我靠它进了研究生,改变命运了。”
所以你看,文凭只是起点,你把它用在哪里,才是关键。
三、为什么选择自考的人越来越多?
我在自考群里认识了不少人,有宝妈、有工人、有白领、也有像我这样的普通专科生。
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:想让自己“更值钱”一点。
有人为了考公务员要本科
有人为了评职称卡在学历门槛
有人想跳槽到更好的岗位,却总被学历挡住
你以为他们闲着没事想折磨自己吗?不是的。
他们只是想多点选择权,而自考,恰好是一条可行的出路。
四、自考到底难不难?能坚持下来吗?
说实话,挺难的。
我第一年报了6门课,过了3门,挂了3门。那时真想放弃。
一边上班一边复习,有时候下班回家就只想躺着。
但后来我给自己定了一个规则:每天坚持学30分钟也好,总比不学强。
关键不在于“你今天学了多少”,而在于你能不能一直学。
后来我掌握了一些技巧:
📘 自考学习建议:
合理规划时间表,别全堆在最后几周临时抱佛脚
看历年真题,自考题库重复率其实很高
加入自考交流群/小红书打卡组,有人一起更容易坚持
善用公众号+小程序资料包,比自己盲找高效得多
有时候,你不是坚持不下去,而是你没用对方法。
五、自考本科毕业后,真的有用吗?
我用自己的故事来回答你:
自考本科毕业后,我更新了简历,重新投了之前拒绝我的几家公司。
结果第二家公司就给我发了面试邀请。
后来HR问我:“你是自考本科,怎么能坚持两年不放弃?”
我笑着说:“因为我真的很想改变。”
她点头,说了一句我至今记得的话:“其实我们公司不介意你是自考,只要你能扛事、会做事。”
现在我在一家中型企业做品牌文案,虽然不是“高大上”的岗位,但比两年前的自己,收入翻了一倍,眼界也宽了许多。
所以我真心告诉你:有用。真的有用。
六、如果你准备自考,这几点建议别错过
✔ 选专业很重要
想提升就业竞争力:建议选【汉语言文学】【行政管理】【工商管理】
想考研/考证/编制:建议选与目标一致的专业,如【教育学】【法学】【会计】
✔ 别迷信“包过”机构
自考没有捷径,别被骗交几千块“代学”费用
官方报名网站是:各省教育考试院官网
✔ 坚持比聪明更重要
自考拼的不是天赋,而是执行力
哪怕你每次考试只过1门,坚持两年也能毕业
最后的话:
你问“自考本科含金量高吗”,其实是在问:“我值得为这个文凭努力吗?”
我想告诉你的是:
“学历不代表一切,但它能给你一个更体面的起点,一个不再被‘拒之门外’的身份。”
它不会让你立刻逆袭,但会让你有更多谈条件的资格。
你不是“非得”去自考,而是“你可以”选择去改变。
而这个“可以”,就是人生最重要的主动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