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你越“躺平”越焦虑?2025年的我们其实根本没休息好
有段时间我总是挂在嘴边一句话:“算了,不努力了,躺平。”但真正一整天什么也不做、窝在沙发上刷视频时,我发现心更空了。不是因为懒,而是因为假装不在乎的时候,其实内心还在偷偷焦虑。
这种“躺平焦虑”,你是不是也有?
表面看是休息,实则大脑从未停歇。你一边说着“我不卷了”,一边盯着朋友圈里朋友的升职喜报、健身打卡、考证成果。晚上明明什么都没做,却还是感觉一天过得飞快,像虚度了一样。
2025年的“伪休息陷阱”有哪些?
信息过载的碎片式休息
你以为看一会儿短视频是放松,结果被算法带进焦虑循环,越刷越空虚。“习惯性逃避”下的假装努力
挂着听播客、开着书却在神游,结果只是把负罪感延迟,不是真正恢复精力。社交媒体制造的虚假比较
别人的一天是高光剪辑,你的一天是全程录像,当然比不过。
我开始试着这样做,焦虑真的少了
每天只刷两次社交媒体(设定具体时间)
每天晚上关灯前写一句“我今天真实完成了什么”
每周只安排一个高强度任务,其余留白
允许自己无意义地发呆15分钟,不为任何产出
这些事看起来微不足道,但它们让我从“自我绑架”的状态里慢慢解脱出来。
我终于明白,真正的躺平不是摆烂,而是主动选择生活节奏。
本文系原创整理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