考研怎么规划时间?按「里程碑 × 科目 × 节律 × 复盘」做 6–12 个月可执行计划(含周表与冲刺脚本)
先给结论:先定目标线与学校专业 → 倒推里程碑 → 每周固定“输入-输出-评测”节律 → 月度复盘纠偏。别一天雄起、一周摆烂。
① 时间轴怎么定?三种起跑线都能用
A. 12 个月起(大一/大二提前或大三早起)
M1–M3 打底:公共课全书过一遍(数学/英语基础;政治跟框架课),专业课建资料库。
M4–M6 强化:数学/专课刷A类习题;英语精读+长难句;政治跟时政。
M7–M9 真题期:10–15 年真题“精做+复盘”,建立错题库与题型模板。
M10–M11 模拟期:隔天一套卷+定时训练;政治刷选择题+背诵框架;英语作文模板成形。
M12 冲刺:套卷节奏+背诵闭环(政治/专课要点),查缺补漏。
B. 9 个月起(大三下/大四上常见)
M1–M2 打底→M3–M5 强化→M6–M7 真题→M8 模拟→M9 冲刺。
压缩在真题+纠错,少“精致低效笔记”。
C. 6 个月起(半程冲刺)
2 个月打底→2 个月真题强化→1 个月模拟→1 个月冲刺。
公共课舍繁就简:数学抓主线知识+高频题型;英语抓词汇+阅读;政治走选择题+背诵双线。
② 每周怎么排?一张“模板周表”直接用
总量参考:学习 42–50 h/周(上课/实习期≥25–30 h)。
分配建议:数学/专业课各 35–40%,英语20%,政治10–15%(9 月后上升)。周一至周六(示例)
08:00–10:00 数学主线(视频/例题→A 级练习)
10:15–11:45 英语精读+长难句(精听/精读/跟读)
14:00–16:30 专业课(教材→真题→笔记二刷)
16:45–17:45 政治选择题/框架
19:30–21:00 真题/错题复盘(隔天切换数学/英语/专课)
睡前 20′ 词汇/政治背诵回顾
周日(评测日)
上午:限时套题(交替做数/英/专课半套或整套)
下午:复盘+改计划(见第⑥部分);晚间轻量背诵
③ 四科怎么学更快?
数学(高数/线代/概率)
三轮法:
主线过一遍(概念→定理→例题),别在细节龟速。
题型强化(分专题刷 + 记录“套路句”与易错点)。
真题年轮(按年做→拆题型→错题回炉)。
词汇:词块+例句,日更 80–120 个,间隔复习(当日/3d/7d/30d)。
阅读:精读 2 篇 + 泛读 2 篇/周;定位→同义替换→句间逻辑。
写作:模板=结构不是成句抄;建立开头/承接/让步/总结句库,每周 2 篇改到可复用。
听力(英一无、英二可选):用 2–3′材料做听写→对照→跟读,矫正连读弱读。
9 月前:框架+理解(马原/毛中特为主),每天 30–40′。
9–11 月:选择题大量刷 + 错题本;主观题按“观点—理论—史实—当下”四段式。
12 月:背诵冲刺(精选题干+答题骨架),每天 2 小时起。
信息表:参考书、历年真题、答题规范、导师/院系风格;同门学长学姐的真题与笔记是关键。
以真题为纲:把知识映射到真题题干;会讲给别人听才算过关。
答题“模板化”:概念/原理→方法/步骤→案例/公式→小结/注意点。
50–10 法:专注 50′,休息 10′(走动/补水/拉伸)。
一日三块硬任务:上午最难,下午真题/练习,晚上复盘+背诵。
降噪:学习时单科单任务;手机飞行+只留闹钟。
体能:每两天快走/慢跑 20–30′,睡够 7 h,专注力更稳。
三本册:
错题本(拍照+错因标签);
知识骨架(每章一页思维导图);
套卷评估表(分数/时间/失分点/改进)。
数据:套卷均分、完成小时数、错题类型占比。
问题:最大的 3 个“卡点”。
纠偏:下月 3 个可执行动作(如“数学新增 2 套定时训练”“英语背 200 个写作句块”“专课每周讲题一次”)。
退选:删掉 1 个低产出行为(无效抄书/过度整理)。
每周2 套整卷(数学/专课交替),英语1 套+2 篇作文,政治选择题日更 50–80。
每套卷用**“1:1 复盘”**:做题用多久,复盘就多久。
下午/晚间模拟(贴近考试时间);
政治主观题与专课背诵清单每天过一遍;
睡眠、饮食、运动节律固定。
只做熟悉度维护和轻套题;查考场路线、证件文具;别换新资料。
前一晚准备 3 套能量补给(水/坚果/巧克力)。
沉迷“做笔记”→ 以题目表现为唯一评判;不会做=回源头学,做对=总结套路。
只看不练→ 每学 1 节,至少 5–10 题同类题跟上。
真题做太早/太晚→ 9 月前做1–2 年试水,9 月后系统推进。
作息失控→ 先把起床时间钉死;效率来自稳定节律。
信息焦虑→ 统一放进“择校/考情表”,每周固定 30′ 更新一次即可。
数学:章节__,题型__,目标题量__,错题回炉__
英语:精读__篇,阅读__套,作文__篇,词块__条
政治:选择题__道,框架__章,主观题背诵__题
专业课:教材__章,真题__年,背诵清单__页
评测:本周套卷__套,平均分__
复盘:下周改进 3 条:①__ ②__ ③__
用时:__ 分;得分:__
失分分布:审题__% / 计算__% / 方法__% / 背诵__%
3 个关键改进:①__ ②__ ③__
下一套卷要做的事:__
写下目标院校/专业/目标分数,立刻建“考情与资料表”(参考书/真题/分数线/笔试科目)。
选定你的起跑方案(12/9/6 月),在日历上标出每月里程碑。
生成本周任务表:数学/英语/政治/专课各 3 件事,周日做半套/整套评测。
今天完成50–10×4 个番茄(最难科目优先)。
建立错题与背诵清单,晚间做一次“看-合-说”回顾。
错题闭环:错因标成 4 类:概念、审题、计算、方法;每类配更正题×3。
计算力:每天 15 分钟“手算带节奏”,考前 60 天每天一套小卷(选择/填空)。
英语(一/二)
政治
专业课
④ 日常节律:让效率稳定输出
⑤ 资料与工具怎么管?
真题策略:先纵向(按年整套),再横向(按题型),至少二刷;第三遍只做曾经错题。
背诵法:30′看-合-说循环(看 10′→合上复述 10′→再看修正 10′),晚间+次日清晨各一次。
⑥ 月度复盘(每月末 60 分钟)
⑦ 冲刺 60 天与考前 14 天
D–60 ~ D–31
D–30 ~ D–8
D–7 ~ D–1
⑧ 常见踩坑 & 纠偏
⑨ 可打印「周任务表」与「套卷评估表」
周任务表(示例)
套卷评估表(每套一页)
⑩ 30 秒行动卡(现在就做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