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里有人得抑郁症,我会不会也中招?医生教你5招防患未然
"遗传风险≠命中注定!做好这些事,让孩子远离抑郁"
"我爸抑郁多年,我现在也经常情绪低落..."
"妈妈产后抑郁,我怀孕后每天都提心吊胆..."
这些担忧你有吗?广东省人民医院心理科林主任指出:
虽然抑郁症可能遗传,但通过科学预防完全能够降低风险!
一、3个关于遗传的真相
✔️ 不是百分百遗传
就像糖尿病、高血压一样,只是风险略高
(父母一方患病,子女风险约15%)
✔️ 基因+环境共同作用
需要"导火索"才会发病
(重大压力、创伤事件等)
✔️ 预防比治疗更重要
从小建立心理免疫力最关键
二、5大防护指南(分年龄段)

0-3岁:打好心理基础
☑️ 多拥抱、多互动
☑️ 建立规律作息
☑️ 避免频繁更换照护者
4-6岁:培养情绪能力
📌 教孩子说出感受
📌 通过游戏学习应对挫折
📌 限制电子屏幕时间
7-12岁:建立抗压机制
⚡ 保证每天1小时运动
⚡ 培养至少1项兴趣爱好
⚡ 家长要做情绪榜样
青春期:特别关注期
⚠️ 留意学业压力
⚠️ 警惕网络沉迷
⚠️ 保持良好睡眠

全家都要做:
💡 定期心理"体检"
💡 学会减压技巧
💡 发现问题及时求助
三、这些信号要警惕
当孩子出现:
🔴 持续2周情绪低落
🔴 对什么都提不起劲
🔴 成绩突然下滑
建议尽快咨询心理医生!
本篇内容为作者原创,如要转载请说明出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