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季如何预防感冒和流感?医生建议做到这 6 点
秋季早晚温差大,空气逐渐干燥,是感冒和流感的高发季节。很多人觉得戴口罩的习惯慢慢淡了,结果一到换季就“中招”。想要在秋天安然度过,不妨参考医生的建议,把防护做在前面。
一、提高免疫力是关键
免疫系统是抵御病毒的第一道防线。秋季养成规律作息、保证充足睡眠尤为重要。
作息建议:尽量在 23 点前睡觉,睡够 7-8 小时。
饮食建议:多吃富含维生素 C 的水果(橙子、猕猴桃)和优质蛋白(鸡蛋、鱼类、豆类),帮助免疫细胞运转。
二、注意添衣保暖
秋季昼夜温差大,清晨和夜晚温度低,人体在受凉后更容易感染呼吸道病毒。
早晚外出时添加外套或披肩。
孩子和老人尤其要注意膝盖、腰部和脚部的保暖。
出汗后及时更换湿衣,避免寒气入侵。
三、保持良好的室内空气
干燥的空气会让鼻腔黏膜防御力下降。
每天早晚通风 20 分钟,保持空气流通。
室内湿度维持在 40%-60%,必要时使用加湿器。
办公室、家中可放置一盆清水或绿色植物,增加湿度。
四、坚持适量运动
适度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,提高身体抗病能力。
建议选择快走、慢跑、骑行、八段锦等中低强度运动,每次 30 分钟左右。
运动后注意防风保暖,避免着凉。
避免在雾霾天户外运动,选择室内锻炼。
五、减少交叉感染机会
感冒和流感主要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。
在人多密闭的场所(公交车、地铁、商场)佩戴口罩。
勤洗手,尤其是在揉眼、摸嘴鼻之前。
尽量少用公共毛巾、杯子等物品。
六、接种流感疫苗
接种流感疫苗能显著降低感染几率和重症风险。
最佳接种时间是每年 9-11 月。
老人、儿童、孕妇、慢性病患者属于重点接种人群。
接种后需 2-4 周产生抗体,因此要提前安排。
⚠️ 温馨提示
如果出现高烧不退、全身酸痛、呼吸急促等症状,应及时就医,不要自行长期服用退烧药或抗生素。
部分人群(孕妇、心脏病患者)在用药前必须咨询医生,避免药物不良反应。
数据来源:国家疾控局《秋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控指引(2025)》;中国医学科学院流感监测周报。